翻页   夜间
顶点小说 >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> 第110章 家中三两事(二)
 
而不管你多少收租子系数,官田数量在账册是确定的,按着种种系数来收租子,给上面押解的税粮、租粮是死数据。可好田没了,劣田没人承租,收不到租子,怎么办!

那就找好欺负的人来收拾,百姓的下等田给你改成中等田,中等田改成上等田,士绅的中上等田又各降一等减低收税系数。

这就是收税的基本情况,即一个地方给中枢的税从始到终都是一样的,与账面上土地数量绑死的。一百多年下来中枢账面上的收入年年如此,根本看不到多少发展,就连人口也是一如既往的国初六千多万。这个官面的六千多万人口数据,会一直持续到天启、崇祯年间。之所以叫科税,是因为一年一科,也叫课税。地方拖欠严重,今年交不上那就记账,等你交上来再说。还不行,就换个能收上来的人去办事。有本事的官员从士绅手里捞一点就能补上那可怜的一点税,没本事的就欺压最底层的百姓,卖儿卖女也要补上!

明末加派的三饷之所以把北方人逼死,原因就是加派是按着田地数量来弄的。西北一亩地不见得能有八斗收入,扣掉税,还有加派。一亩地给你加派四五钱,地方上扯虎皮和你要四五两,摆明了不给活路,怎么办?造反咯!

所谓苏沪重赋,这两个府一年给中枢租粮两百多万石,比河南一省的税粮还要高,河南的税粮归中枢节度,租粮因为河南承担漕运疏通工作,给中枢的不多,多提留本地使用,或作为漕户的补充发下去。

租粮是官田收上来的说法,苏沪重赋的原因就是朱元璋这个吴王,对另一个吴王张士诚部众的惩戒。整个苏沪田地明初时几乎都是罚抄的官田,田租重的吓人。最夸张的是一家子祖上得罪过朱元璋,家里只有六分地,平均一亩年租是四石!

这些田地罚抄为官田,耕种的还是原来那些人,想跑都没出跑,乖乖待在那里种地去。

种种乱七八糟的政策下来,也就出现了秀才中举人,一帮族人、乡人贡献地契挂靠的原因。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享受到士绅的特权,那就是挂上种种政策好待遇,哪怕给举人一笔三成租子,那他们也是赚的。

因为他们不再是最底层的百姓,受到的乱七八糟杂税也将远离他们而去。

为什么收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税?地方捞钱是一回事,更主要的就是填补窟窿,将士绅掏走的那一个窟窿填上。

再说苏沪重赋,为什么明末加派三饷却不受影响?因为这地方土地产量好,一亩地等于河南三四亩,陕西六七亩。一家十亩地可以精细耕作,还有更多的时间去操持其他行业,所以手工业发达又弥补上了重赋收走的那部分,那么田地的高产足以养活一家子。然后有余力供应子弟读书,然后做官,一条良性循环。

而三饷加派是根据田亩数量判断的,有多少地交多少加派,这点加派对北方人来说比正税还要高几倍,对人均地不足一亩的苏沪而言,挠痒痒罢了。

这也涉及一个冷笑话,崇祯初期手里没钱又搞加派,朝中就争吵这条政策。东林二代钱龙锡启用,北上时因这个问题问前内阁姓陈的前辈,这位不敢得罪天下士绅高门,含糊说‘拔一毛可救天下’,钱龙锡是支持袁崇焕的,话传到袁崇焕耳朵里。

好吧,既然陈阁老都说了,那就为了天下,拔掉毛文龙这一毛……

扯远了,赵期昌这里开的荒地,收税的是卫衙门。也是根据规矩收税,先评定地的性质确立基础系数,再根据不同政策加成后减免,然后定下来就是科税,赵期昌每年交上去规定的税就完事了。

如果图省事他也可以对下面承租的各家玩这一套,可赵期昌准备好好治水,将土地搞精细化生产,那么玩一刀切,他努力下去吃亏的还是他。

他也看的明白,任何的措施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,一条措施要不断打补丁修正。百亩一丁这种措施,一定要改。随着各家安稳扎根后,土地精细保养后产量上升,他要根据地产量摊派丁役。

合适的丁役训练,不合适的丁役用来做工,今后光眼下这点地盘,就得他发展十几年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