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之后,曹全友也是放下了话筒。
主持人见状,又看向唐顺,道:“唐老师,您还有需要补充的吗?”
唐顺犹疑了下,拿起话筒,道:“说到鼻烟壶吧,如果时间允许的话,我想再给大家科普一下。”
“噢?”
主持人讶然了下,随即笑道:“唐老师一直以来真知灼见,学识渊博。那么我们有请,唐老师为我门简单地科普一下鼻烟壶。”
简单两个字,提醒着唐顺长话短说。
现场一阵热烈掌声,尽显躁动。
曹全友和高长青,都是幽幽的看向了唐顺,好奇唐顺接下来又会讲些什么?
不会又是些断代的要点吧?
唐顺清了清嗓子,冲着曹全友和高长青颔首一笑,随即开始讲述起来。
“我要科普的东西并不多,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,鼻烟壶的历史,和目前兴起的内画流派。以帮助更多的古玩爱好者,学习和鉴别。”
唐顺轻声笑道:“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,小可手握,便于携带。明末清初,鼻烟传入中国,鼻烟盒渐渐东方化,产生了鼻烟壶。”
“现代社会的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,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,而且长盛不衰,被誉为‘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’。”
“中国鼻烟壶,作为精美的工艺品,采用瓷、铜、象牙、玉石、玛瑙、琥珀等材质,运用青花、五彩、雕瓷、套料、巧作、内画等技法,汲取了国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,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,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。”
“内画鼻烟壶更是其中特有的传统的工艺品种,自清朝嘉庆年间才开始制作流行。历经近二百年,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”
唐顺侃侃而谈,娓娓道来:“经过多年传承,现目前内画艺术有燕京的京派,鲁省的鲁派,粤省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。”
“其中,京派的传承最悠久,起源于京都。京派的艺人擅用竹笔、柳木笔作画,以画面厚朴、古雅见长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叶仲三老前辈。”
“鲁派则是仅次于京派的第二流派,鲁派画工云集地在鲁省博山。因鲁省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九荣在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从燕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。”
“鲁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,然后,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。即使盛水,画面也毫不受损。”
“姚江派则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,发源地是粤省汕头,也被称作粤派,传承时间十分年轻。”
“后来王习三大师在继承京派大师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,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,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,属于现代新兴的第四大派。”
“内画,不仅是使用在鼻烟壶上面,自内画兴起以来,国内不少器具都曾使用过内画工艺的。”
说到这里,唐顺举起了那只内画鼻烟壶,面向摄像机道:“经过刚才我所述的内画鼻烟壶流派之后,咱们再来看这只内画鼻烟壶。”
“这只内画鼻烟壶的画工,和绘画技巧,并不属于这四大流派的任何派系。其简约的风格虽然写意,但是,画工技巧远不及现在精湛。”
“所以,在判断出这只内画鼻烟壶的年代之后,咱们就可以推敲出,这只内画鼻烟壶的来历,应该是内画鼻烟壶刚刚兴起时的最初一批工艺品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